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-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-人妻VA精品VA欧美VA-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社會新聞  > 正文

黃河怒濤中的微光
——被《元史》銘記的菏澤縣尹郝承務

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9-10 09:29

菏澤地處古濟水之南,歷史上曾多次以“濟陰”為名,如濟陰國、濟陰郡、濟陰縣,其范圍大致涵蓋現今菏澤牡丹區和曹縣部分區域。最早的濟陰國可追溯至漢景帝時期,是從梁國分封而來的諸侯國。漢順帝劉保登基前就受封為濟陰王。

金元時期,奪淮入海的黃河流經曹州南境。當時統治者忙于穩固政局,疏于對黃河的統一規劃與治理,導致下游新河道屢屢決口,分支頻現。堤防屢修屢決,不僅勞民傷財,更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患。元朝中期,黃河屢次泛濫,災情嚴重:至元二十五年(1288),汴梁路陽武縣多處發生決口,漂蕩麥禾房舍;成宗大德元年(1297)五月,河決汴梁;大德二年六月,蒲口兒等處河決,浸歸德府數郡,百姓被災;大德九年(1305)黃河決徙,逼近汴梁,幾近浸沒城池;延祐五年(1318)正月,河北河南道廉訪副使奧屯言:“近年河決杞縣小黃村口,滔滔南流,莫能御遏,陳、潁瀕河膏腴之地浸沒,百姓流散。今水迫汴城,遠無數里,儻值霖雨水溢,倉卒何以防御!”延佑七年(1320)七月,汴梁路言:“滎澤縣六月十一日河決塔海莊東堤十步余,橫堤兩重,又缺數處。二十三日夜,開封縣蘇村及七里寺復決二處。”致和元年(1328)三月,河決碭山、虞城二縣。

連續不斷的決口災害,終于在至順元年(1330年)蔓延至曹州濟陰縣。六月,黃河在大名路東明、長垣兩縣決口,濟陰魏家道口舊堤告急。時任濟陰縣尹兼河防官的郝承務意識到事態嚴重。面對暴漲的洪水,舊堤已難以加固,他果斷提出除在舊堤外修筑護水月堤外,還需增建一道大月堤。然而水勢遠超預期,洪水接連沖毀舊堤、護水月堤及未完工的新堤。濟陰縣組織河工搶修,投入的物料瞬間被水沖走。

面對嚴峻形勢,郝承務轉而組織在下游加固磨子口護水堤。他審時度勢,認為魏家道口堵口工程人力、物力俱不足,且取土困難,建議“俟秋涼水退,僉夫修理,庶蘇民力。”至八月底,方才組織濟陰縣河工堵口。九月,工地突遭暴風雨,下游定陶、成武同時出現險情。郝承務協調三縣合力筑堤,最終成功堵住魏家道口決口。

在《元史·河渠志·黃河》中,關于郝承務談論堵黃河魏家道口的記載用了很大篇幅。可是,除此一處外,史書中再無更多關于郝承務的信息。清修《曹州府志》僅簡單記載“郝承務,濟陰縣尹”,后世《黃河變遷史》《歷代治河方略探討》等專著也未提及。明朝宋濂組織編寫的《元史》為何如此重視郝承務的這次堵口工程?

黃河治理歷來是國家大事。回看歷史,元朝以前每次大決口,都有朝廷委派專人前去督辦治理事務。然“今之所謂治水者,徒爾議論紛紜,咸無良策,水監之官,既非精選,知河之利害者百無一二。雖每年累驛而至,名為巡河,徒應故事,問地形之高下,則懵不知;訪水勢之利病,則非所習。既無實才,又不經練。乃或妄興事端,勞民動眾,阻逆水性,翻為后患。”這是《元史》對元朝黃河管理者的評價。

正是在這種治河如同兒戲的背景下,郝承務立足現實、遵循規律,因地制宜、依靠民力的“菏澤方案”顯得尤為可貴。這位地方官不等不靠、主動作為的治河實踐,在元代官僚體系中宛如一股清流,在黃河歷史上刻下了關于官德與責任的永恒警示。      榮海生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